警方紧急提醒!学生及家长注意!

【浏览次数:833】 【2023-02-15 20:02】 【字体:放大 正常 缩小】【打印页面】【关闭窗口

又到了一年开学季

骗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
乱花渐欲迷人眼
诈骗手段千万种
开学诈骗套路深
安徽警方紧急提醒
↓↓↓


以下几类针对学生和家长群体高发的诈骗类型

01、游戏账号交易类骗局
骗子利用各种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和社交软件的游戏群,冒充买家或卖家,声称购买或出售游戏账号、装备、收藏品,以“高价、便捷、第三方平台担保”等信息诱导受害人登入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,或直接对受害人进行诱导转账。
02、刷单兼职类骗局
骗子通过网页、******、社交软件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,号称给网店刷单“足不出户、日赚千元”。诱骗同学们到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物品刷单,承诺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并返还。然而受害人一旦进行刷单,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扣取其本金。
03、冒充熟人类骗局
骗子盗取学生微信号、 **号后,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、朋友借款,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、得病等为由,要求学生亲戚、朋友转钱。或者是冒充学生的班主任,潜入班级群内,以收费的名义实施诈骗,在骗取钱财后退群走人。
04、虚假购物类骗局
骗子通过互联网平台、短信、朋友圈等发布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信息,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,骗子便要求受害人私下交易,并以交纳“定金”、“交易税”、“手续费”等等名义骗取钱财。
05、网络交友类骗局
骗子以美女(帅哥)搭讪、网上相亲等手法,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人士,搭讪单身的大学生并确定男女朋友关系。获取受害人信任后,骗子会引导其进入虚假的投资平台进行投资,谎称系统存在漏洞、稳赚不赔、有内幕消息、有专业导师团队等,甚至先提供一个账号让受害人帮忙管理,进行体验,从而诱导其投入资金。
06、冒充公检法骗局
骗子通过冒充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等国家执法、司法机关工作人员,打电话给受害人,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涉嫌各类犯罪,要求配合执法、司法机关工作,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骗子提供的“安全账户”进行资金核查。
07、假冒明星粉丝群骗局
骗子假冒明星组建明星粉丝群,在群里声称为了回馈粉丝可以充值返利,或是谎称自己有渠道并能低价购买明星纪念品、参与打赏应援,以此来吸引粉丝投入资金实施诈骗。
08、冒充电商客服骗局
学生防骗要点 
①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,谨慎加入陌生的群组,不要轻信他人。
②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,或点击未知链接。
③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,如家庭住址、手机号码、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码、支付宝账号,以及密码等。
④不要轻信网上不正规的兼职,特别是酬劳比正常市场高出许多的兼职,所有要求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后行。
⑤不要轻信所谓的“官方”,所有公安机关、司法机关、执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办案,更不会要求转账。
家长防骗要点
①保管好自己的手机、银行卡等物品,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,尽量不设置免密支付,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。
②控制孩子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的随意支出,建议帮孩子存定期或者限定流水金额。
③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、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,查看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。
④给孩子的微信设置转账24小时到账,如若不幸被骗,有充足时间止付。


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电话:0564-3225900 六安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免责声明
您是本站的:第464304位访客 皖ICP备14009157号-1 技术支持: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赋值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

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41号